簡評十七

你可以沒有熱情,但不應該自我設限

過濾新技術:

  • 這個技術解決了甚麼痛點?
  • 跟同類型技術相比,有甚麼優缺點?
  • 能解決我目前會碰到的問題嗎?還是帶來更多技術債?
    通常這樣的過濾花不到你十分鐘,看個Demo、幾行程式碼、Benchmark,大概就可以略知一二了

三種技術

  • Design Pattern / Coding Style:這種比較抽象高大上,不是很好理解但是念通了對自己程式設計功力會大幅提升
  • 公用函式庫 / 框架:實戰的時候可以省掉很多手工,無聊可以看看原碼看人家怎麼實作的,萬一哪天想勤快一點自幹也知道該從何下手
  • 流程自動化 / 優化:看團隊看個人看需求,當用則用,最高原則是你是用這些來幫你省事而不是自添麻煩的

Read More

簡評十三

清理一下好耐以前bookmark左個文,做個Archive

唐朝怎麼滅亡的?就是因為「不尊重專業,亂砍價格」!

  • 就是在於「專業人士」、「技術工人」他們的這些「專業」、「技術」並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。為了養成他們自身所具備的「專業」與「技術」他們必須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、金錢來充實自己
  • 要一個龐大計畫成功,就不能在小地方省錢,應該做長期的規劃
  • 應該先讓這批專家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,而造出來的公家財產才會品質優良

Read More

簡評十四

清理一下TODO list入邊嘅article

海苔熊:為什麼我們總是心口不一?5分鐘讀懂薩提爾

有時講客套說話,係可以避免衝突,但係喺長久嘅關係當中,衝突唔係要避免,而係要解決。

人際互動中嘅「冰山」

  • 事件
  • 行為
  • 感受
  • 觀點
  • 期待
  • 渴望
  • 自己

五個溝通姿態

  • 指責型
    • 為了保護自己,總是用否定、命令來溝通,並不是表達自己。
  • 討好型
    • 老是以「好」、「答應」來溝通,擔心一旦表達自己,就得不到他人的重視、愛與價值。
  • 打岔型
    • 為了面對壓力,溝通時不表達自己,而是用「不溝通」來溝通,言不及義、用搞笑跳tone來岔開話題。
  • 超理智型
    • 為了得到被認同,溝通時總是用爭辯、說理認為自己是對的,並不是表達自己
  • 一致型溝通姿態
    • 外表專注放鬆,內心和諧寧靜,同時在乎自己、情境與他人。 心口合一,難過的時候說「我很傷心」,生氣的時候說「我很不高興」,不防衛、不說反話,平和地表達自己的感覺、想法與期待。

面臨衝突嘅處理手法

  1. 先停下來,深呼吸。想想現在的情境是什麼?彼此的冰山底下是什麼?
  2. 蹲下來或面向他,別太快有「先入為主」的假設,嘗試用一致的方式、好奇的心情,開啟溝通!
  3. 想像自己正一步一步地靠近彼此的心情與需求,並不斷確認和回饋自己所見所聞。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