瞬間讀懂對方的秘密

本書標題同內容不符,冇講到D咩秘密野,只係一D心理分析同理論,而且分析唔算獨到。
本書比較似係整合唔同書嘅內容,組織結構有D亂,冇集中講嘅主題。
作者唔係咩心理學專家,我對其中嘅一D分析有質疑。

頭一兩章分析人講大話嘅心理,算係幾有趣。
中段講心理學理論,例如光環效應,吊橋效應,瞳孔放大現象,得寸進尺技巧等等。由於係其他書睇過,冇咩特別。
尾段講一D常用手勢嘅起源同意思,例如OK,V字手勢。同埋一D動作行為表現嘅心理,冇咩特別。

說謊心理

  • 休德魯認為騙子嘅特徵
    • 知道自己講嘅野同現實不符
    • 有意圖令對方相信不符合現實嘅話
    • 清楚欺騙嘅目的,還有逃避罪名同懲罰,不受外界攻擊嘅心理
  • 撒謊意圖嘅三個次元
    • 故意性
    • 動機(利己/利他)
    • 有冇預知結果
  • 撒謊結果嘅三個次元
    • 同現實有幾大偏差
    • 對方相唔相信
    • 對方由於你嘅謊言,有幾大嘅損失或得益
  • 吹牛嘅人
    • 透過對方嘅喝彩同鼓勵黎滿足自己嘅慾望
    • 為左令對方相信,唔介意講一D迎合對方嘅說話
  • 光環效應令人相信騙子
  • 小孩
    • 撒謊代表小孩嘅成長
      • 麥克魯.合依認為
        • 孩子對家長說謊,代表能夠擺脫束縛,獲得自由
      • 孩子智慧發展越好,越識講大話
    • 小孩會分唔清幻想同現實,被大人覺得講大話
    • 大人嘅雙重標準令小孩學識講大話
      • 教仔時講誇張嘅野嚇細路
      • 大人有時為左避免麻煩,叫細路配合講大話
        • 令細路覺得「有時講大話係好方便」

撒謊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

  • 偶爾撒一點謊,也是不得已的情況
  • 不必把「外交辭令」當真
    • 得閒飲茶D friend
    • 外交辭令是想要客套一下,以表達自己嘅熱情,僅僅是說說罷了。
      • 人際闗係必須要通過這樣的寒暄來維持
    • 「僅僅在一定的特殊場人合才說的話,就是所謂的社交辭令。撒謊和社交辭令還有幽默,其實都是有相近關係的」
    • 我們在共同製造自己所期待的角色,謊言的大綱並不是個人的所作所為,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行為
  • 性別差異
    • 女性更易坦白自己,表達自己嘅心聲
    • 女性更有撒謊嘅動機
    • 男性唔會向外人透露自己撒謊嘅經歷
    • 說謊嘅理由
      • 用謊言迴避預先諗到嘅麻煩/尷尬場面迴避
      • 因為自己能力或地位高/低於對方,因此用謊言去維持一個平等而和諧嘅關係
      • 利害關係
      • 希望對方能夠幫助自己
      • 隱瞞罪惡
      • 合理化/找藉口
      • 體貼對方
      • 誤會
        • 由於知識不足而造成誤會,唔太算係說謊
  • 單靠真心話,是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
  • 適當使用「憤怒,寬容,容許」等心態面對謊言
    • 對愉快的謊言就開懷大笑,對惡劣的謊言就要堅決把自己內心的憤怒表現出來
    • 不一定要全盤否定,站係對方立場思考,可以改善彼此嘅關係
  • 用謊言找藉口或逃避,失敗時唔會傷害到自尊心
    • 自我坦護,把失敗原因推到別人身上
  • 反面行為
    • 擔心把內心真正要求如實表現出來,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因此做出與內心要求相反的行為

心理學技巧

  • 讓客人親手寫合約,可以減低反悔嘅機會
    • 利用人避免自己說謊的心理
  • 如果想對方照計劃去做事,可以提高對方嘅參與感,要求對方公開地表達意見
  • 對狀況沒有特別注意的人,特別容易受到誘導
  • 機長症候群
    • 對「專家」過份相信,冇人指證其錯誤
    • 出現嘅條件
      • 問題過分複雜
      • 有時間限制
      • 有太多事必須做嘅時候
      • 感性嘅時候
      • 心理疲勞感太強烈嘅時候
  • 對對方表示期待,係有效嘅鼓勵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