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溝通大師教你生氣的技術

嬲都係一種溝通方式,可以用黎表達不滿。有時D人真係會唔發火就當你病貓。
其實本書唔係組織得好好,花左唔少時間整理要點

  • 大綱
    • 因為怕事而唔生氣唔係好事
      • 「沒辦法生氣」嘅原因
        • 怕話說得太過份,會很丟臉
          • 唔知道如何表達憤怒
        • 怕破壞人際關係
          • 唔知對方會採取咩行動
        • 不知道生氣過後該如何善後
      • 壓抑怒氣嘅後果
        • 怒火中燒嘅人聽唔入對方講嘅野
        • 會被對方避開
          • 其他人不想與憤怒嘅人直接對話
          • 若跟他說話,就免不了想挖苦他,所以不想和對方對上眼
          • 即使隱藏怒氣,但態度上仍會表露出來
    • 對事情產生「不該坐視不管」嘅諗法,就該生氣
      • 如果果件事不能退讓,就要堅持表達憤怒
      • 可以促使你將要求改善嘅要求傳達給對方,成為改變現狀嘅力量
      • 生氣前要問自己兩個問題
        1. 應該生氣嘅標準合唔合理
        2. 生氣時可否控制自己,有冇勇氣同技巧
    • 「生氣」與「罵人」不一樣
      • 「罵人」以教育為目的
      • 「生氣」係為左堅持自我,對他人嘅不當行為,要求改善與尋求理解,道歉
    • 生氣係一種溝通
      • 一個人的價值觀,可以從他為何事生氣看出來
      • 傳遞不滿訊息時,最好面對面,確實報上姓名
      • 搞清楚要對眼前嘅人用邊種生氣嘅方式
      • 要判斷用生氣定係唔生氣嘅方法解決問題
      • 係事情還小嘅時候生氣,可以更容易解決問題
    • 生氣嘅三步
      1. 要告訴對方「我生氣了」
      2. 讓對方理解「生氣嘅訊息」
      3. 他人對自己發脾氣時,要仔細聽他為何生氣,以想理解對方嘅態度面對
    • 「生氣的技巧」與「面對生氣的方式」相輔相成
    • 什麼樣的人容易「失控發飆」
      • 老年人:不受重視就會發飆
      • 中年人:發飆解悶
      • 年輕人:歷練不足,格外容易發飆
  • 生氣嘅好處
    • 消除壓力
      • 就算忍耐,怒氣也不會消失
      • 忍住怒氣容易產生受害者心態
        • 對周遭心懷怨恨,可能會產生攻擊他人嘅情緒
      • 過份自制,壓抑情緒,更易失控
    • 發現問題,提高問題意識
      • 感覺到,意識到問題存在先會生氣
      • 生氣需要毅然面對對方嘅態度,以及思考應該點樣講,講D咩
        • 可以令人思考同成長
      • 唔講出自己嘅諗法,只知一味配合嘅人,反而令人覺得唔可靠
    • 增加對他人嘅關心
      • 因為唔關心對方,所以對方做D咩都唔生氣,咁嘅問題仲大
    • 能坦然面對生氣嘅人同事
    • 能深入對話
      • 對方生氣時,是「傾聽心裡話」的最佳機會
  • 這樣生氣令人討厭
    • 小題大做,大吵大鬧,興風作浪
    • 戳對方弱點,冷嘲熱諷
    • 同一件事老調重彈,翻舊帳
    • 過份情緒化,強詞奪理
    • 威脅或威嚇對方
    • 攻擊對方人格
  • 生氣嘅前設條件
    • 保持良好的日常關係
      • 平常有良好嘅溝通,表現不滿時比較容易
    • 生氣嘅資格
      • 做好自己份內事
      • 有才能,能幹嘅人,說話態度必須謙虛
  • 生氣嘅技巧
    • 搞清楚生氣嘅原因
      • 人會根據三個標準去決定應唔應該嬲
        • 自己重視嘅事
        • 自己認為正確嘅事
        • 只要係人就應該做嘅事
      • 找出導致生氣的真正情緒來源(次級情緒)
        • 生氣可能係用黎隱藏另一種情緒(次級情緒)
          • 例如不安、嫉妒、憎惡、自尊心、困惑、羞恥
          • 最好將心中嘅次級情緒,用自己嘅話坦白講俾對方
    • 要知道自己嘅脾氣
      • 冇耐性嘅人
        • 難以控制,大發脾氣,事後後悔
      • 很少生氣嘅人
        • 會以開玩笑嘅方式串人
      • 平時很温和,但一生氣,講野會好強硬
        • 要了解對方嘅底線
      • 口頭禪係「不能接受」
        • 當自我形象被否定,別人唔明自己嘅辛苦時,表達方式
    • 要控制情緒,第二句就冷靜下來
    • 避免亂發脾氣
      • 不可以生氣的情況
        • 憤怒來自情緒性因素
          • 避免因身體狀況唔好而亂發脾氣
            • 做好健康管理
          • 可以做「心情好」嘅人做嘅野,去轉變心情
        • 憤怒出於自私
        • 指責對方
        • 單方面的責罵係冇用嘅
          • 生氣係一種溝通,要彼此講出自己嘅主張
    • 唔好對不適合怒氣相對嘅人發脾氣
      • 點講都唔改嘅人
        • 若判斷講左都無濟於事,就唔好嬲,慳返D力
      • 愈講愈固執嘅人
        • 經唔起反對意見嘅人,會當其他人係攻擊緊佢
        • 有D人唔會思考生人氣嘅人講嘅野
          • 只會當係一個「令人唔舒服」嘅訊息
      • 唔知會講D咩嘅人
        • 最好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不滿
        • 對陌生人生氣,只可以睇對方嘅反應而隨機應變
    • 由小事開始練習,習慣生氣嘅行為
      • 剛開始練習發脾氣時,可能只係單純發洩情緒,但有左經驗就會冷靜落黎
    • 將憤怒寫係紙上
      • 好處
        • 可以抒解情緒
        • 可以幫助思考各種可能性
      • 問自己
        • 對咩事感到生氣
        • 對邊個生氣
        • 有幾嬲
    • 以正確方法傳達生氣情緒
      • 控制生氣嘅情緒
        • 深呼吸
        • 活動一下,轉換心情
        • 想像事情進展順利嘅畫面
      • 該如何表現生氣的情緒?
        • 不要一開始就否定
          • 先給對方一句肯定嘅說話
        • 講出自己嘅諗法
          • 唔好光聽不說
          • 唔好光說不聽
        • 以平常的語氣、聲音慢慢說
          • 用聲量控制情緒
      • 生氣之餘,要給人思考時間
        • 俾對方諗出解決方法
        • 唔好立刻要求個答案
    • 發完脾氣要善後
  • 發完脾氣嘅善後工作
    • 善後嘅原則
      • 平常要觀察對方,了解其性格,行動傾向
      • 發過脾氣後,先深呼吸,思考平時對方嘅行為,想辦法善後
    • 如果對方能理解,接受你發怒嘅原因,要表示歉意
    • 如果對方照你嘅意思做,要道謝
    • 唔work嘅時候,要換另一種方式溝通
      • 對方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,怎麼辦?
        • 要確認對方已經理解
        • 換另一種方式溝通,以教導為主
      • 如何處理假裝不在意的人
        • 面對生氣嘅人,可以係隔天講,「昨天的事我反省了」
      • 如何面對以微笑打馬虎眼的人?
        • 最好面對面溝通
        • 避免指責,要採取建議嘅方式,例如「一起想想看」
    • 生錯氣的善後方式
      • 脾氣發過頭嘅處理方式
        • 老老實實道歉
        • 順便把握機會討論問題
    • 不要讓怒氣太久的方法
      • 目的達成,憤怒就該宣告結束
      • 唔好舊事重提
  • 當你面對生氣的人
    • 面對生氣會使人成長
      • 要將反對意見當成「了解唔同嘅立場同思考方式」嘅機會
      • 了解對方嘅機會
      • 要好好接受生氣嘅人嘅訊息,唔好太過注意人地講野嘅方式
      • 如果被罵係理所當然,就該正襟危坐地聽
        • 老老實實地道歉
    • 聆聽時要注意嘅要點
      • 要問出生氣的真正原因
      • 看著對方的眼睛
      • 態度平和
        • 唔好指責對方
      • 點頭附和
      • 感謝對方將憤怒表達出黎
    • 對方大聲說話時
      • 不要挑釁,要冷靜回應:「我不懂您的意思」
      • 真正厲害的人會以平靜的聲音發怒
      • 被威嚇時
        • 若在非自己掌握嘅環境時,盡可能安撫對方
        • 同對方拉開距離,遠離刺激
        • 如果對方講野冇重點,可以先暫停對話